中國是俄羅斯瓷磚最大的進口國之一,在俄羅斯的進口瓷磚需求上,中國始終持有較大的占比。然而在2015年,俄羅斯大大減少中國瓷磚進口量,使中國瓷磚的出口持續處于下跌勢頭。
瓷磚需求量離不開國家的經濟發展,雖然俄羅斯在2015年減少60.9%的中國瓷磚進口量,但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隨著俄羅斯經濟好轉、樓市復蘇,對于進口瓷磚的需求勢必加大,中國瓷磚出口的下跌情況,也可能會因為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而出現轉圜之勢。
2016年,全球瓷磚產銷情況開始復蘇,但是中國瓷磚的出口依舊處于下跌的勢頭。
根據海關相關統計數據分析,2016年1~12月,我國出口陶瓷磚55.31億美元,同比下降33.57%,單價從0.45美元/千克下降到0.32美元/千克。其中無釉磚出口17.68億美元,同比下降52.15%,有釉磚出口37.63億美元,同比下降18.73%。對于復蘇的俄羅斯市場或許是個轉機。
出口下跌的情況延續到2017年上半年,在1~7月份期間,我國出口的陶瓷磚總量是25.82億美元,同比下降19.98%,單價從0.33美元/千克下降到0.28美元/千克。預計今年瓷磚出口還要下跌30%。
瓷磚的需求量離不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全球經濟跌宕起伏中,俄羅斯的經濟復蘇苗頭很明顯。
據意大利瓷磚雜志《世界陶瓷評論》披露的全球瓷磚數據顯示,盡管經濟衰退,2014年俄羅斯仍以7300萬㎡的總進口量和2.19億㎡的總消費量,分別位居世界瓷磚進口國和消費國的第八和第九位。
而中國始終是俄羅斯瓷磚進口國之一。在2015年,俄羅斯大大減少了瓷磚的進口量,中國2015年對俄瓷磚出口同比2014年下滑60.9%。即使這樣,中國瓷磚仍以12.8億㎡和5.0億㎡穩居俄羅斯海外瓷磚進口國第四位。中國瓷磚在俄羅斯的進口瓷磚需求上,始終持有較大的占比。
中國瓷磚出口的下跌情況,可能會隨著俄羅斯的經濟復蘇而出現轉圜之勢。盡管俄羅斯不是不是中國瓷磚出口的前十國家,但兩國比鄰的關系,將成為國內陶企的優勢。
俄羅斯經濟復蘇離不開瓷磚的支持
俄羅斯經濟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顯現好轉跡象,根據俄羅斯國家統計研究所和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預計2017年俄羅斯經濟將增長1.5%,并在2018年實現增長1.7%。通貨膨脹率下降一半以上,失業率也將達到5.6%的歷史最低點。
宏觀的經濟環境很自然地會影響建筑行業的發展。俄羅斯建筑行業的建設輸出在2015年同比2014年下降了7%,而2014年建設輸出同比2013年下降了2.3%。從產值角度來看,建筑輸出從2014年的6.1252萬億盧布在2015年下滑到5.9455萬億盧布,同比下降了2.9%。
在2016年,受本國經濟危機的影響,俄羅斯建成并投入使用住宅115.65萬套,總面積7980萬平方米,與2015年相比減少6.5%。但進入2017年后,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回暖,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俄羅斯的住房建設正逐步復蘇。
預計在2019年年底,俄羅斯政府擬提供7.44萬億盧布資金用于國內住房建設融資。根據俄羅斯國家住房建設發展項目規劃,2017年俄羅斯擬投入使用的住房面積為8100萬平方米,2025年為1.2億平方米。
其中莫斯科是完成新建居民樓最多的城市,2016年1到11月,新建居民樓面積為670萬m2。莫斯科地區于2016年前8個月發行的建筑許可證都是用來建設面積約為302萬m2的商業物業(含75.5萬m2的倉庫,64.5萬m2的生產設施,60.4萬m2的零售空空間和11.2萬m2的辦公室),其中,面積為270萬m2的新建樓盤已經投入使用(比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0%)。
緊接著的是克拉斯諾達爾地區(405萬㎡),圣彼得堡城(240萬㎡),巴什科爾托斯坦(230萬㎡),塔塔爾斯坦和圣彼得堡地區(兩地同為200萬㎡)。
這些數據顯示這幾個城市的工程需求以及建筑需求非常大。建筑的增多刺激瓷磚需求的增長。在未來幾年里,這幾個城市將成為俄羅斯瓷磚消耗最大的市場,值得陶企對其加大投入。
俄羅斯本身也是陶瓷磚生產國。由于樓市的衰退,俄羅斯本土瓷磚2016年前11個月的產量同比下滑了6%,由2015年同期的1.582億m2減少到1.488億㎡。最終,俄羅斯的陶瓷行業2016年全年產量下降率被限制在5.5%以內,由2015年的1.704億m2下滑到1.611億㎡。
隨著樓市復蘇,俄羅斯本土瓷磚銷量必然回升,但對進口瓷磚的需求也勢必加大。
2017年1~5月,滿洲里鐵路口岸向俄羅斯聯邦出口建筑陶瓷1.3萬噸,為去年同期的2.1倍,占同期該口岸出口陶瓷產品總量的99.1%。貿易值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8.1%。俄羅斯經濟復蘇,中國對其的瓷磚出口量必然增加。
品牌與質量齊飛,市場勢必擴大
進口瓷磚在俄羅斯市場上所占比重為三分之一,其中中國瓷磚占俄羅斯市場約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與俄羅斯本國的產品相比,中國瓷磚的價格要便宜30%~40%左右,較低的價格受到俄羅斯經銷商的青睞,這是我國瓷磚的優勢,但也成了劣勢。
價格限制了質量,長期以來,銷入俄羅斯市場的中國瓷磚,都是比較低檔的產品,因為價格低,質量也不是很好。質量問題限制了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量。
中國的陶企為了獲得市場,長期使用低價策略,這導致中國瓷磚被限定在中低檔的印象中。但是俄羅斯市場上,很多從歐洲進口的瓷磚其實是制造于中國的,而在俄羅斯的銷量卻高于中國本土品牌。
似乎只有質量和品牌相輔相成的發展,才能擴大中國瓷磚的俄羅斯市場。建立品牌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國瓷磚品牌錯過了最佳時期,很難搶占俄羅斯本土高端市場。
俄羅斯本土瓷磚產品往往能占全國總消費量的70%左右。本土主要的瓷磚生產企業有km集團keramamaazzigroup、unitileholding、keraton、volgogradceramicfactory、ro-versecapitalgroup及ne-frit-keramika等。
這些企業大多是在俄羅斯遭遇經濟封鎖之前,由歐洲陶瓷企業在俄羅斯設生產基地建成的。這些企業憑借歐洲品牌性的優勢,和長時間的市場投入,已經占據了中高端市場。中國品牌憑借價格優勢,更適合占位中端市場。
市場的擴大少不了經銷商的參與,越大的經銷商,其代理的產品就越容易獲得較大的市場。
rosstile是俄羅斯最大的高品質綜合建筑材料供應商,目前有5000個品牌在分銷,還是幾家國際大牌的獨家代理,如roberto cavalli、valentino和versace。
ceramir主要分銷意大利浴室瓷磚和西班牙陶瓷花崗巖,在俄羅斯和國外擁有150個商業銷售網。在莫斯科和俄羅斯其他地方一直為建筑公司和建筑事務所提供服務,至今已有17年。
akvana雖然是一個衛浴企業,但akvana也是俄羅斯的主要瓷磚零售商和外國瓷磚的經銷商。
mnogo plitki 和plitka moskvy也是俄羅斯本土較大的經銷商。和經銷商合作是一方面,參加本土的展會也是提升品牌的方法。
俄羅斯本土有3個較大的建材展會,分別是: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建筑建材展(mosbuild)、圣彼得堡國際建筑材料展覽會(baltic build)、國際建材展覽會(ise)。
俄羅斯大部分的城市和人口均分布在其國土的歐洲部分,因而民眾的消費喜好和消費習慣均與鄰近的歐洲國家相似。中國陶瓷的價格優勢在俄羅斯還是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盡管對俄羅斯的出口增長,不能改善瓷磚出口整體下跌局勢,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輸出端口。而出口量提升的背后,依舊品牌輸出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