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韜 報道 廣州陶瓷工業展舉辦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作為亞洲最大的陶瓷裝備技術展,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海內外觀展商和參展商紛至沓來,也成為了陶瓷行業技術進步的晴雨表,可從中看出陶業狀況及發展趨勢。記者發現,工業展參展的大大小小環保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成為展會一大亮點。包括江蘇科行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科行”)、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簡稱“上海環境院”)、佛山市莫森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簡稱“莫森”)、佛山市瑞淇設備有限公司(簡稱“瑞淇”)、佛山市普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普藍”)等在內超過20家的環保企業參展,反映了陶瓷行業對環保的重視程度。

華瑞諾陶瓷濕電收塵裝備。
環保不存在技術難題,主要看企業愿不愿意投資
近年來環保生產越來越受到建陶行業的重視,工業展上參展的環保企業越來越多,與陶瓷企業開展的合作項目層出不窮,這與政府對環保政策的日趨嚴厲不無關系。在這樣的背景下,陶瓷行業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持續攀升。
記者從多家參展的環保企業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工業展期間前來咨詢的企業,總體數量相對于往年呈現出大幅度上漲趨勢。此外,由于各個產區的環保政策不一,不同產區陶企的關注點也不同。淄博和臨沂產區關注較多的是濕式電除塵應用技術;福建和江西產區則以脫硫和噴霧干燥塔后的固帶除塵器為主;而廣東產區是以熱風爐脫硝為主。相比于往年咨詢問題的寬泛,今年前來咨詢的問題都比較具體而貼合應用實際,各企業對除塵、脫硫、脫硝等問題咨詢得比較多,而固廢、污水處理問題問的較少。
據瑞淇相關負責人劉志強介紹:“目前山東陶瓷產區企業整改應該算是整改比較大的,從今年山東陶瓷產區投資明顯減少可以看出來。現在淄博和臨沂陶瓷產區的企業關注的問題點主要在除塵方面,反而對脫硫、脫硝等方面的問題問的比較少。”劉志強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脫硫、脫硝等設備每個廠都有一兩個,由于投資巨大,所以更換的話需要謹慎考慮。投資環保設備,是用企業的利潤來投資建設的,而這種投資從短期來看沒有任何效益,這也是企業不愿意引進新型環保設備的原因,而那些投資規模小的陶瓷企業,更是沒有專項資金用來引進環保設備,等待他們的就是停產倒閉。與此同時,面對政府的環保督查,絕大部分陶瓷企業選擇減少產量來確保達標,并且環保設施也不穩定,這是一個較為嚴峻的問題。上海環境院相關負責人蔣衛剛亦透露,從環保技術本身來講,實際上國內當前相應的環保技術是很成熟的,不存在技術上的難題。
不容忽視的是,在標準的助推下,陶瓷行業的環保裝備經歷了“從無到有”的歷史變遷。2008年,單堿法、雙堿法脫硫出現;2014年,科行推出環保煙氣匯總集中處理技術;同年出現SNCR技術,窯爐低溫SCR脫硝技術等一系列重大陶瓷環保技術的應用,令陶瓷產業的環保治理問題有了極大提升,環保技術已經不再制約著陶瓷企業的發展。
據科行相關負責人金景榮介紹:今年環保參展商推出的裝備逐漸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無論是陶企本身還是環保企業,他們這次所展出的設備不再是為了應付環保而去研發相關的設施,而是在除塵、脫硫、脫硝方面所研發的產品都比往年要好的多。甚至陶機企業也推出環保節能設備,吸引了不少國外客戶的駐足咨詢。
市場空間已近飽和,環保企業大打價格戰
關于環保趨勢方面,佛山市普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藝設計師吳麗婉表示,從環保設備建設早晚來講,廣東省很多產區在很早的時候就配備了環保設施,只是相比于內陸產區近幾年才開始建設的環保設備來講,沒有那么先進。環保意識趨勢應該是從經濟發達的沿海陶瓷產區向經濟欠發達的陶瓷產區遞進。而從環保政策趨勢的角度來講,是從北方陶瓷產區逐步向南方陶瓷產區輻射開來。
2010年,環保部針對陶瓷行業專門頒布了《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到2016年開年,淄博產區就開始經“史上最嚴”的環保整治,再到2017年環保部印發《關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征求意見稿)》,環保政策收緊,從山東臨沂、淄博,逐漸向福建、江西高安、四川夾江、沈陽法庫等陶瓷產區蔓延。
面對今年工業展環保參展商數量的增多,吳麗婉表示,盡管國家政策也迫使大家越來越關注環保這塊,但當前環保市場的亂象也多。有業內人士坦言,環保這一“朝陽”產業還未真正爆發出其市場價值就已近飽和,投機主義者越來越多,甚至出現個別企業“求量不求質”,大打價格戰。對個別只做“一錘子”買賣的環保企業而言,環保工程做得是否完善與其并無太大關系,在線數據能達標就行。所以企業還是要選擇合適自己企業發展的環保設備,相信不用多久,市場盲目追求價低的現象很快就會過去,因為很多企業也意識到整改投入造成的損失更大。
針對陶瓷行業的煙氣污染排放的問題,科行環保為陶瓷行業開發了全新的煙氣環保治理技術。整套環保設備采用全自動SNCR脫銷技術+濕法脫硫技術+濕式除污技術,針對煙氣中的粉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進行超低排放治理。
在粉塵、降溫增濕領域方面,瑞淇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該企業的PK系列噴霧高效除塵機組是旋風水幕除塵器的換代技術產品。技術性能均滿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除塵效率達到95%-99%;造價為同等風量布袋除塵器的60%-70%;日常維護簡單。被簡一、新明珠等著名陶瓷企業選用。
吳麗婉表示:普藍此次工業展的側重點在于宣傳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工程,雙堿法脫硫工程,浮法(半干法)脫硫脫硝工程等一系列技術。據介紹,普藍目前正在做可改造可升級的環保設備,針對企業個性化定制,可以解決企業對于后期環保標準收嚴的困擾。當環保力度加強的話,企業無需拆掉重做,只需要增加設備。這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減少了對環保的資金投入。使得企業可以專注與產品的研發與改進,提升企業附加值。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蔣衛剛向記者介紹,目前環境院主要是推廣FKA干式吸附塔,該工程適用于含高濃度氟、低濃度氯、硫,低濃度顆粒等企業車間。該吸附塔的主要特點有結構緊湊,節省空間;固體吸附廢渣、易處理;低能耗、低運行成本;易操作;余熱回收利用等亮點技術。并且在工程竣工后全方位提供從項目準備階段、建設階段、運營階段到退役階段的全周期環保技術咨詢服務。
當前我國絕大部分的環保治理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有一個通病,就是人才的緊缺,要想將環保治理工作落到實處,不僅需要在設備上進行投入、改進創新,還需要培養一批懂原理、會操作的環保一線員工。盡管當前環保企業數量龐大,但是真正有實力的,能夠自主研發的環保企業還是很少。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企業對環保投資的力度加大,優勝劣汰是不可避免的。環保企業應培養一批適合本企業的人才梯隊,做到科學管理,降低運營成本,確保企業穩定達標排放的同時,還要通過增值服務和節省費用來創造二次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