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滑、慘淡、困難......” 等等關鍵詞濃墨重彩渲染著陶瓷行業,面對行業低迷、市場冷清、業績下滑的窘境,許多企業老板、職業經理人倍感壓力,在此狀況下,往年到年底才出現的跳槽高峰今年提前來臨,日前,已有許多企業走馬換將,重新組建團隊,更有部分職業經理人離職跳槽,謀求更好的發展平臺。
另一方面,陶瓷行業近年來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局。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全國范圍的環保督察、出口下滑局面的延續等多重壓力,倒逼陶瓷企業提高生產及環保技術水平,陶瓷行業也已經迎來“大洗牌”時期。
大企業憑借資產和品牌資源整合優勢,一方面加大投資全球化戰略,為品牌贏得更多的新增長先機;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大加快和整裝公司、房地產公司的合作,通過對流量口的跨界整合來占據市場制高點;
中小型企業通過品牌創新優勢,憑借產品、設計、展示、渠道服務、營銷推廣等等差異化優勢滿足新消費群體多樣化個性需求,占據80、90后新消費主體客群的心智贏得新的生機。
在陶瓷行業大洗牌的形勢下,陶瓷從業人員同樣將面臨失業或是無法勝任架構重組帶來的工作挑戰,陶瓷圈的職業者將如何面對職場劇變成為本行業每個職業經理人需要注意的問題。
銷售人員將如何應對淋漓的現實?
2016年一篇《五年后,業務員角色將消失?》將目前陶瓷行業銷售人員堪憂的職業前景進行了剖析,行業里有些深諳趨勢發展的“老司機”卻打趣說:“還能干五年?!恐怕這個緩沖時間預測得有些樂觀。”
這是陶瓷圈的職業者正在經歷的淋漓現實。
現代生產廠家和代理商之間的銷售行為經互聯網改造,已經簡化到一個電話,一個按鍵點擊就可以完成,以往作為傳遞信息的傳統銷售人員將因信息扁平化會被直接淘汰。而陶瓷人,在新的銷售格局之下重塑自我價值迫在眉睫。
新時代下品牌運營服務能力的考量重在銷售系統的完善及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和服務,營銷人員在終端運作中做好新品推廣、產品應用指引、培訓示范等多方面的工作,協助終端經銷商與下游的用戶和平臺公司實現有效對接,打通產品在終端銷售的臨門關卡是目前終端市場的迫切需求。
為此,業務人員在行業中將不會消失,而是需要在新時代下升級,將在終端肩負營銷顧問、培訓教練、渠道開發及管理者等等多重重任。任何時候都無法回避適者生存的市場法則,不管是擁抱還是被改變,都決定了陶瓷人將得到怎樣的職場境遇。
行業老司機將如何應對來得猝不及防的“中年危機”
自2013年陶瓷行業被“互聯網思潮”裹挾,2015年,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陶瓷行業進行主題演講,指出把“世界交給80、90后”轉型之路。陶瓷行業越來越多跨界小鮮肉空降,進入陶瓷行業的管理層,“中年危機”猝不及防就來到行業老司機身邊。
面對行業大變革,心態上調整比較好的人指出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將焦慮和恐懼暫時放在一邊,專注于眼前的工作可能不失為一種出路。陶瓷行業洗牌大勢已啟,從業人員,面臨洗牌同樣是大勢所趨,唯有調整好心態,放下往期行業積累的老經驗,老思路,放下已經獲得位置或者頭銜,“從零開始”快速重塑更符合當下市場需求的職業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應對轉型考驗。
頻繁跳槽的職業經理人如何提高整體素質?
陶瓷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數量眾多,產業高度密集,職業經理人的頻繁跳槽更是加劇了行業浮躁之風的蔓延。
一批職業經理人在職場磨煉一段時間后開始騎驢找馬。一方面,職業經理人不斷跳槽以追求更高的收入,缺乏對企業的忠誠度,更談不上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由此導致企業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功利化,職業經理人更多關注任期內的績效,過度追求短期效益而無視對企業、品牌的透支。
另一方面,頻繁的跳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職業經理人的收入,在他們的眼中,誰給的工資高,就去誰的企業打工,完全不考慮其它因素,由此導致那些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為了盡快走出困局,實現業績的快速增長,不惜向優秀職業經理人開出更高的薪水,以實現挖角的目的。而企業在這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高薪聘請回來的職業經理人是否有與薪酬成正比的能力呢?是否能真真正正地為企業帶來所期待的效益呢?陶瓷行業的職業經理人整體素質又是如何呢?
服務于建筑裝修材料及陶瓷行業的專業媒體美家網相關負責人表示,頻繁跳槽的現象使企業的生產、研發、營銷、策劃、設計、管理等趨于雷同。經理人每一次的跳槽,這些人都會或多或少帶來過往就職企業的一些東西,包括技術、制度、方法、模式等,以營銷為例,每個品牌老總都有自己的一套市場認知體系和營銷策略,換個企業,換個崗位,基本上還是這套打法,甚至一家企業的營銷方案被另一家企業原原本本套用都非常普遍。
因此,在這些一系列的情況下,陶瓷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如何提高整體素質和能力,提高對企業的忠誠度,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后記:陶瓷行業的競爭和洗牌已經進入快車道,接下來勢必是大浪淘沙。市場風云變幻,機遇稍縱即逝。進入新賽道的陶瓷企業和陶瓷人,在大變革、大洗牌中將面臨不同的選擇和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