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陶瓷市場低迷,產銷失衡,有些陶企為提升銷量會盡可能的降低價格,但是消費者反而會因為市場價格一降再降而抱觀望態度,看產品何時降到最低價,此時銷量變化不會太大。同樣的,企業在過于追求低價換取銷量,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固定的低價認知,有時會降低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認同感,不利于企業品牌升級。
皮特森(Robert·A·Peterson)的研究表明,當購買低價產品且面臨很大的質量風險時,消費者傾向用價格高低作為認知質量的線索;當購買低價產品而質量風險較小時,消費者不一定以價格高低作為質量好壞的指示器。斯道克斯(Raymond·C·Stokes)的研究發現,當購買風險比較高、對所購買產品的品牌不太熟悉時,消費者傾向于用價格作為質量判斷的線索。
認知質量是指消費者對產品適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適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觀理解,以產品內在質量為基礎,但又不與后者相等同。
因消費者對質量的判斷或要求,與企業經營者的看法有差距,所以有時兩種產品的內在質量可以完全一樣,但是消費者對它們的質量認知則可能相去很遠。而當產品越是能恰當地滿足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其認知質量越高!
制定適合的產品價格
市場上有相對非理性的消費者,也有相對理性的消費者,而價格都會是其對不熟悉的產品或品牌的質量衡量指標之一。威廉・龐德斯通在《無價》一書中也說到,“消費者其實并不知道一件商品應該賣多少錢,因為他們對成本一無所知,他們判斷的依據只是建立在同類商品的價格上”。
“便宜的產品未必好賣,讓消費者、銷售者覺得占了便宜的產品才好賣。怎么讓他們覺得占了便宜?肯定少不了價格設定策略”。陶企在進行市場定價時要對消費者進行分組,如果目標消費者是理性的,對價格較為敏感,陶企可以把價格設定的低一些。如果是非理性消費者,其會從價格的設定感知產品的價值,那么價格就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認知,此時需要有價格相差不大的多款產品做為比較,才能促進其消費。
設計有效的品牌推廣
產品再好,也需要通過有效的推廣途徑將其核心價值傳達給消費者,不斷加深消費者的印象。品牌是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判斷標準之一,而有效的品牌推廣則是廣泛獲得消費市場認同的主要途徑。
“21世紀的工作,已經從做一份工作、追求一項事業,轉變到建立專業品牌 ”,出自美國著名營銷專家湯姆·彼得斯。人們之所以喜歡購買大品牌,便是看重大品牌帶來的質量保障,即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
陶瓷產品使用時間長,消費者更注重質量安全。陶企以產品質量為基礎,需清晰了解消費者的信息接收特點,運用有效的品牌推廣活動,將產品特質和消費者的情感需求相結合,才能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正面積極的品牌形象。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消費者忠誠度。
泰戈爾有言,“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須戰斗或者在市場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沖鋒、奔跑和大步行進”。企業要提高消費者的認知質量,關鍵在于找到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判斷標準或要求,并據此進行改進,有助于提升消費者使用產品后的滿意程度,獲得市場認同。
。▉碓矗好兰揖W,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