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意大利瓷磚總產量4.15億㎡,同比下降1.6%;2018年意大利陶瓷企業營業額54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422.31億元),同比2017年下降3%。然而,意大利陶瓷企業對技術創新投入的費用依舊很高,超過5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39.10億元)。

(圖片來源網絡)
繼連續五年的增長后,2018年意大利陶瓷行業首次經歷低迷。
由137家意大利陶瓷企業所提供的報告指出,2018年意大利瓷磚產量為4.15億㎡,同比2017年減少700萬㎡,下降1.6%;銷售量下滑至4.101億㎡,同比下降2.8%,而銷售額則同比下滑3%,僅有54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422.31億元)。
在瓷磚出口方面,意大利陶瓷受到最大的沖擊。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意大利陶瓷出口量從3.38億㎡降至3.277億㎡,萎縮了3%。
盡管產品附加值增長了,但出口平均單價依然穩定在13.9歐元/㎡,因而出口總額僅有45.47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355.69億元),同比減少3.3%。
而國內銷售為8240萬㎡,與2017年相比,已經下滑1.6%,銷量不及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一半。得益于內銷平均單價高,達10.1歐元/㎡,國內銷售創造8340萬歐元(約折合人民幣6.52億元)的收入,但依然同比下降1%。
出口面臨嚴峻挑戰,同比最大降幅達20%
意大利陶瓷工業聯合會主席Giovanni Savorani分析指出,意大利陶瓷出口放緩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受西班牙、中國以及印度等陶瓷生產國的激烈競爭沖擊;
二、包括LVT在內的替代材料蠶食了意大利陶瓷出口的市場份額;
三、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與中美貿易戰造成的不確定性也深刻影響意大利陶瓷出口。
2018年,意大利陶瓷在歐洲市場成功站穩腳跟,成功出口2.22億㎡,僅是西歐出現了小幅下滑,但在巴爾干半島的銷量卻猛增。
具體來說,意大利陶瓷在不少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包括4600萬㎡出口北美市場,同比下滑5.4%;2000萬㎡出口遠東市場,同比下降4.3%;900萬㎡出口海灣國家,同比下滑21%;100萬㎡出口北非和其他中東國家,同比下滑10%;400萬㎡出口南美洲,同比減少6.8%。
“雖然2019年意大利陶瓷第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1.4%,但是目前全球形勢非常復雜,現在談論2019年的復蘇為時過早。”Giovanni Savorani如是說道,能夠鞏固2018年的發展業績已經相當理想。
意大利瓷磚制造業邁進國際化
在國際化進程方面,意大利陶瓷行業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擁有不少于16家由9家意大利陶瓷集團控制的外國公司,其中包括Concorde、Dado、Del Conca、Florim、Gambini Group、Granitifiandre、Laminam、Panaria以及Ricchetti。
上述企業主要在美國(意大利以外30%的產量)、歐洲與俄羅斯生產瓷磚。如果把意大利與國外的產量加在一起,那么意大利陶瓷總產量超過5億㎡,出口量達4.14億㎡。
2018年,在境外經營的意大利公司共有3151名員工,生產面積為8580萬㎡,與2017年的水平相當。總銷量為8650萬㎡,總營業額8.5891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67.16億元),同比下跌0.4%。其中,各大生產國大概消化了80%的產量。
意大利瓷磚在歐洲銷售額的增至4.832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37.78億元),同比上漲2.8%,北美地區的銷售額下降約4%,僅有3.757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29.38億元)。美國瓷磚生產商(包括由意大利集團控股的企業)越來越關注中美貿易戰。

(圖片來源網絡)
五年投資總額超20億歐元
Giovanni Savorani表示,雖然市場業績低于陶瓷行業的預期,尤其是出口方面,但是,截止2018年年底,意大利陶瓷行業就業總人數為19692人,同比去年增長了177人,漲幅為0.9%。
與此同時,在投資方面,超過預期,維持在5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39.11億元)之上。因此,在Giovanni Savorani看來,意大利陶瓷行業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
具體來說,2018年意大利陶瓷行業投資總額達5.082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39.75億元),占營業額的9.4%。而2017年投資總額是5.15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40.29億元),2016年投資總額是4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31.29億元)。
據統計,意大利陶瓷行業過去五年投資總額超過20億歐元(約折合人民幣156.39億元)。
受工業4.0稅收優惠政策驅動,意大利陶瓷行業不斷投資資金,為的是實現工廠的現代化。與其他行業相比,意大利陶瓷行業在利用尖端技術提高競爭力方面發揮了更有效地杠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