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定位”概念的創始人Jack Trout說到,“如果你不能成為第一,你也許可能成為下一代”。陶瓷品類繁多,品牌林立,行業準入門檻低,技術壁壘不高,這些條件進一步加大陶企競爭的激烈程度。產品同質化,科技含量不高,陶企轉型升級,找準目標市場是要點。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文全在第十三屆國際陶瓷工業發展論壇中提到,“未來陶瓷行業發展的方向主要在:第一,企業往高度綜合方向發展,二是往高度分化方向發展。高度分化是企業在某個領域做到極致。高度綜合是指上下游產業鏈綜合利用起來,通過數字化、信息化來達到智能化”。
大眾市場是面向廣大消費者的,受眾面廣,小眾市場相對于大眾市場而言,受眾面小,偏向特定群體。陶瓷企業面對日益收縮的消費需求,需要認真思考企業未來的路該怎么走,是跟隨主流繼續做大眾產品,還是針對小眾市場在某個領域發光發熱。
大眾市場可全方位覆蓋消費需求
瓷磚是主要建筑材料之一,人們會據個人喜好選擇木地板或是瓷磚進行家裝。大理石瓷磚、拋光磚等是市場主流產品,能夠較全面的襯托出家裝風格。陶企專注大眾市場,生產大眾產品,可以最大可能滿足消費喜好,極大限度占據市場份額。
消費者喜好更新快,據大眾市場偏好而生產出的主流產品要跟得上消費需求的變化速度,陶企才能護好自己的“蛋糕”不被同行搶走。
小眾市場可專精專供特定領域
張瑞敏說到,“市場比作一塊蛋糕。我們不過分地在現有市場搶占份額,而是去另創造一個市場,即另做一個蛋糕——另做一個蛋糕獨享”。主流產品占據主流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陶企搶奪市場,可開發小眾市場。
小眾市場對產品的看法不一,有自己獨特的產品審美感受,其對產品的要求或會更高。陶企專攻小眾市場,可專注于小部分消費者的具體需求研發新品。雖然對企業的產品匹配度以及市場敏銳度有較高要求,但是這有利于陶企集公司整體之力在某一細分領域做到最優。
小眾和大眾市場的轉化
看似小眾細分的市場,也可以有著很強的變化性,即小眾市場的消費者也會有購買大眾產品的時候。而大眾市場多是由小眾市場發展而來,先是小部分人購買使用,隨著購買人數的增多,小眾產品慢慢被推廣,遂轉化為大眾產品。
2004年以前,金意陶是東鵬陶瓷的一個仿古磚事業部,由于品牌定位不清晰,年銷售額不足5000萬元。彼時,金意陶生產的仿古磚屬于小眾產品,占領陶瓷市場份額不足5%。
之后何乾接手金意陶,成為公司董事長。在公司往多元化發展還是繼續堅持仿古磚之間,何乾堅信,小眾產品也能占領大市場,于是把經營目標定為打造仿古磚第一品牌,做差異化競爭。如今,金意陶已從一個小品牌成長為家喻戶曉的佛山名牌企業。
“在當前的國內品牌格局之下,走大眾化品牌路線需要更長的時間沉淀,特色化品牌路線相對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陶企據自身發展情況,轉換發展思路,專注目標市場,更易突破生存困境。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