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常德第五期設計下午茶如期而至,尼克美洛史密斯設計合伙私人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原新加坡室內設計聯合會主席尼克美洛史密斯先生,常德設計師協會會長鄧大江先生,常德一合裝飾王瑜老師,常德芒果獎賽事執委朱紅武先生,常德芒果瓷磚總經理孫熹女士出席了本次活動。
史密斯先生1993年到新加坡之前曾在英國工作和學習,擁有英國設計碩士學位,因其對項目工作設計熱情、醫療改革獲得設計界的認可,2009年他擔任過多個行業職位,包括新加坡室內設計聯合會主席。其設計項目涵蓋2013年啟用的70000平方英尺的Nuh醫療中心、位于Collyer碼頭的匯豐旗艦店、弗萊士碼頭16號洪隆大廈升級等。本次活動他從4個項目入手,深入地給常德設計師剖析醫療建筑項目設計的方方面面,其在該領域的設計造詣著實令人驚嘆。

茶道表演,繁忙的工作之余亦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濃濃茶香。
王瑜老師接地氣的分享,設計是為什么?設計作品展現出來的形態是設計師對這個事物本身的理解,然后憑借自己的經驗、認知、技術和審美的綜合應用能力給出的解決方案。設計師的能力、文化、段位、見識、性格甚至三觀,在作品中一覽無余。所以設計師不該以先入為主的想法作為設計起點,正確的想法應該是謹慎學習研究和觀察的結果。


隨后,現場多位設計師就設計師個人的標簽化問題展開了激烈的交流,史密斯先生更是在場下和設計師們近距離互動起來,氣氛活躍。

尼克美洛史密斯 原新加坡室內設計聯合會主席
能夠擁有標簽的我認為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大概5%左右,可以做到這一點,能夠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專門做某一個領域的事。設計師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對我自己來說,我認為自己合適的定位是跟所有的股東合作,和我的團隊來合作來完成,去解決問題。如果說我的定位本身就是設計師,那就應該是一個非常合格的設計師,就是給人們提供非常好的設計。
鄧大江 常德設計師協會會長 大江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
標簽它是這種形式,我們對這種標簽的這種探討也比較多,現在在整個專業和行業領域里面比較多。在對于一種老的設計師,資深的設計師或者從業年限比較長的這些設計師,他們會有種感覺。怎么標簽是對自己的認知度,自身專業領域的認知度,這就是所謂的標簽,它是我們把標簽分為一種理解成為設計領域的板塊,對板塊的一種分引流和分流,我們應該是這樣去看這個問題。

王瑜 一合裝飾創始人
我覺得設計師應該要有自己的標簽,但這個標簽應該是很寬泛的,包括但是不限于某種類型或某種風格的設計標簽,也可以是設計師的氣質、品味、性格、愛好或自我的獨特性。這樣更有利于增加自己的辯識度,讓客戶在眾多設計師中迅速的找到你。我喜歡《羅馬假日》的一句話: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以發展的眼光去做有用的設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許念 海派裝飾創始人
空間設計是實現了用戶的最終體驗,無論我們是做群體的商業價值,還是做內在的這種個體體驗的話,都是反映了設計師具備的個人的這種生活以及工作能力的一個綜合體驗。所以我覺得標簽化這個問題它是一個廣義的,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我適合做美食,我適合做中式,我適合做酒店,我適合做餐飲,不是,它是一個多元化的一個綜合的設計師個人素質素養的體現,是一個設計師他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精神面貌,生活態度的體現。

楊剛 騰瑞裝飾
我覺得一個成熟的設計師它是需要一個標簽來讓他迎合市場,讓客戶對他有更好的一個理解,精準的定位,這也同時是一個市場對它的一個認可,設計用來解決問題很簡單,因為我們所做的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解決客戶人與空間的關系,人在這空間中最終的需求是什么,我覺得空間的打造是圍繞人文的需求,這也是我自己的設計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