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9月10日,中國首富馬云以“教師節快樂”為題宣布:一年后的今天,他將不再擔任阿里董事會主席。一年后,阿里沒有任何公開活動來紀念馬云的離開。相反,在夜間舉辦了一個內部派對來慶祝其成立20周年,來迎接阿里巴巴的下一個階段。

許多的媒體將馬云的“卸任”解讀為“退休”,從各種角度描述馬云為阿里留下了什么寶貴財產、絕世武功來保障阿里的繼續前進發展。當然,網絡也存在不少看衰阿里的文章。大量吃瓜群眾紛紛覺得馬云“言而有信真君子”,對于阿里做出巨大奉獻的馬云在功成名就之時激流勇退,頗有一番功成身退的慨然古風。
事實上,筆者以看到的一些資料來看,馬云的“卸任”,一點都不意味著馬云和阿里的脫離,事實上反而是脫離阿里的日常業務,將集中精力在一個更加重要的場合,為阿里做出更為重要的奉獻!
我們可以從一些小細節看出:
第一個細節是年會上馬云的演唱歌曲。
大企業年會上,領導人的形象很有意思。他們的節目都是精挑細選,并不是隨意選擇的。
如同之前的首富王健林在2017年會上唱的“夫妻雙雙把家還”、“一無所有”、“朋友”、“等待”。那年是萬達最為艱難的年份,唱的這幾首歌意味深長,唱給誰聽,讓人遐想無限。同樣,馬云卸任時的演唱歌曲“怒放的生命”,也值得把玩,究竟是喜歡這首歌,還是即將迎來生命力更加旺盛的阿里,也值得思考。
第二個細節就是“卸任”和“退休”。
從目前公開的各類資料來看,馬云和阿里一直強調的是“卸任”而非“退休”,馬云也一直表示“絕不等于我不創業了,絕不等于我退休了”,表示“未來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
既然馬云的部分職務卸任表示阿里開始制度傳承,那么馬云新的使命就在公司管理之外了。以目前阿里的市場規模和覆蓋范圍來看,阿里需要的不是開拓,而是鞏固。鞏固從哪里來?就是許可證和各類經營牌照,也就是說,馬云應該是要向政場方面活動,卸下公司日常業務,集中精力攻關各地政府,以獲得類似于某種特殊許可之類的東西了。這大概也是馬云僅僅部分卸任“董事會主席”,而依然有“永久合伙人”稱號的原因所在。他需要這個名稱,以代表阿里繼續和各地政府合作。
是的,即便阿里現在如此成功了,阿里的領導人依然需要集中精力,甚至卸下公司日常業務,專門攻關政府以獲取支持。
馬云和阿里的風風雨雨,我們大都只能門外看熱鬧。
不過,筆者覺得建陶企業的經驗管理者有必要學習阿里的一些態度,典型就是和政府的關系。建陶行業大部分都為民企,很多的隱藏福利享受不到,而相關政策波動帶來的傷害從不缺席,因而企業家們對于政府都是畏而遠之。
當年福建外墻的關于“墊板窯燒外墻磚標準事件”就可以看出各家態度,當時相關協會定外墻磚標準時,企業為了避免麻煩紛紛敬而遠之,結果最后日資外墻與協會合作,出臺了墊板窯燒成外墻的標準要求,之后為了補救相關事宜,福建陶企付出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在環保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各企業對于政府的某些“一刀切”怨聲載道,各種“見面笑嘻嘻,背后你麻痹”,更是存在“你走開,我不聽我不聽”、“我很弱勢,我不想見你”的態度,其實這樣的態度深為有害,需要努力克服。
對于正在受傷害的行業而言,筆者也無意去講什么美好未來,畢竟目前關乎生存飯碗。但還是希望,業內的企業家們對于政府,還是需要多些關注,在比較友善的交往狀況中,為行業發展爭取更好的資源和環境,而不是在遠離狀態中,突然受到猛烈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