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百年小鎮、千年小鎮的文化之根非但沒有斷裂,反而保持了獨特的魅力與活力。龍鳳麟龜,文韜武略,悠悠瑯琊古城,三千年滄桑變化,孕育了中國特色小鎮——費縣探沂。從原先鋪天蓋地的小木皮廠發展到現在多元化產業鏈集群,探沂鎮已發展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特色小鎮。依托木業發展,2018年,探沂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2億元,同比增長10.3%。傳統產業煥發蓬勃生機,奧秘何在?
因地制宜興木業
千年鄪國孕育出“特色小鎮”
探沂鎮地處“中國物流之都”臨沂與費縣城區連接處,總面積143平方公里,轄60個行政村,85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0萬人,外來務工人員10萬人。境內公路、鐵路運輸交織成網,四通八達,327國道、兗石鐵路橫貫東西,229省道縱貫南北,東距京滬高速公路義堂出口10公里,北距日東高速公路上冶出口30公里,距臨沂機場30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和區位優勢。
全國重點鎮、中國特色小鎮、中國特色小城鎮50強第24位(排名全省第二)、中國金星硯之鄉、國家火炬木基復合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林產業工業科技示范區核心區……探沂鎮有許多光榮的頭銜,2018年,她又獲批成為山東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鎮、省級中等城市試點,今年又剛獲批“山東省木業產業基地”。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格局,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采訪中,探沂鎮黨委書記黃宗國介紹,就探沂鎮而言,一鎮一業的“業”字主要體現在木業產業上。
木業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必要元素,也是費縣的傳統優勢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初,探沂人便開始嘗試板材的收購、運輸、銷售和初加工,2002年以后,板材業的初級加工和精深加工體系日漸完善,開始向著產業集群化方向邁進。
如今,探沂鎮與木業相關的企業已有3136家,占全鎮企業總數的79.61%,規模以上木業企業129家,產品在全省市場占有率達到55%,板材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0%,人造板出口約占全國總出口量的15%,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木業特色小鎮”。
從“鋪天蓋地”到“頂天立地”
木業轉型轉出全新業態
雖然“木業小鎮”的名頭已經叫響,但探沂并非全無隱憂。在黃宗國看來,一直以來,土地、資金、人才科技等突出問題始終制約著小鎮的木業發展,一些小型木材加工企業雖占據集群優勢,但存在著布局分散的問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再加上近年來在環保約束趨緊和縣外市場競爭力加大等因素影響下,探沂鎮龍頭效益不明顯,核心競爭力缺失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產業發展進入了瓶頸期。
是修修補補還是涅槃重生?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到探沂的未來與希望,甚至可以直接影響到整個臨沂的板材產業發展。作為“答卷人”,黃宗國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后者。“長痛不如短痛。必須要改,而且要改得徹底。”
2018年,探沂鎮按照“一城一鎮兩帶三區三廊”的發展思路,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戰略兩大主題,堅守扶貧、維穩、安全、環保、拆違“五條底線”,堅定地實施了“五個一千畝”的拆遷計劃。即違建拆除一千畝,提升土地綜合利用率;城鎮建設棚戶區改造和退城入園拆除一千畝,實現舊城換新顏;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拆除一千畝,實現“騰籠換鳥”;化工園區征地拆遷一千畝,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土地增減掛鉤、工礦用地復墾拆除一千畝,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一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在臨沂全域打響,在這場戰役中,不少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或被亮“黃牌”整治提升,或被亮“紅牌”徹底關停,而集聚著3000余家板材企業的探沂鎮卻少被波及。這種“奇特的現象”得益于探沂鎮委、鎮政府的前瞻性。
2018年,探沂鎮借助新舊動能轉換的契機,淘汰舊存的產能低、污染大的產業發展模式,轉出了木業發展新業態。“新舊動能轉換中,探沂鎮堅決拆除、取締了大批小散亂污企業,并按照園區化、集約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高起點規劃了木業產業園,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引領區。”黃宗國介紹,產業園細分為服務核心區、高端家具產業片區、專業化工園區、木業物流園區等10個園區,將300多家發展勢態良好的小型木材加工企業合并為6個木業集團,鼓勵企業抱團發展。由政府為進駐園區的企業提供各種便利服務,同時鼓勵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與合作,全力爭創國家級木企技術研發中心。“未來的3到5年,探沂鎮還將每年投資10億元,流轉土地1000畝,實現木業主導產業聚集化發展、智能化生產、品牌化經營。”
千億級木業
產業基地呼之欲出
“高級灰”的鋼結構車間分列兩側,功能齊全的展廳居中,碩大的LED顯示屏播放著小鎮的形象宣傳片。工業長廊、網絡紅墻和實訓室全景展示著全屋定制家具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制作過程,顧客可以近距離實景觀摩。7000多平方米的自動化加工車間,30名員工訓練有素,切割、開槽,連口罩都不用戴。倉儲區5400平方米,偌大的地方僅有3名工人、5個智能機器人和1臺智能叉車……這里是探沂鎮安信美家,已經實現工業4.0模式。
“抓技改就是最好的招商”,這是費縣上下非常認同的理念,自去年以來,費縣在木業轉型升級方面持續發力,通過技術改進,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規模膨脹,讓企業做大做強。以TATA木業高檔木門窗生產線、優優木業凈醛負氧離子產品等為引領的高端產品,占領了行業新的制高點;泰森日利泰谷爾全屋數碼定制項目被評為山東省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典型案例,成為費縣新舊動能轉換、傳統產業“浴火重生”的縮影。
企業要發展,技術和資金缺一不可。2018年,中國人民銀行費縣支行指導轄內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木業振興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木業產業的信貸投入,加速企業轉型升級。
臨沂東方福凱木業有限公司是探沂鎮的一家板材企業,年產櫥柜15萬套,產值達3億元,利稅達3000萬元。2017年,為消除企業生產對大氣造成的污染,企業決定改造鍋爐設備,改造資金從何而來,成了企業所面臨的難題。在得知這一情況后,2018年,費縣農商銀行及時為企業辦理了200萬元的“木業振興貸”,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今年,公司又在費縣農商銀行新增“木業振興貸”2200萬元,貸款額增加到3000萬元,主要用于購買先進設備,投入了蒸汽鍋爐,使排放符合環保各項指標,全力實現了轉型升級。
騰空間、轉業態、建新城……近幾年,探沂鎮在木業轉型升級中下了好大“一盤棋”。“現在,我們正在加速推進費縣粘合劑產業園和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建設,真正實現木業企業集聚化發展、品牌化發展、智能化生產,將探沂鎮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千億級木業產業基地。”黃宗國的話語擲地有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