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在家居建材領域,維權糾紛經過多年的曝光也逐年顯現出來。記者從“裝修快車曝光臺”了解到,過去一年,與家居行業有關的投訴集中在:家居建材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問題,以及網購家居產品退換貨困難等方面
記者根據最新曝光臺數據顯示了解到,去年裝修快車曝光臺共收到家居行業投訴1萬多例,數據顯示,投訴總量比前一年有所增長。家居建材業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材質造假、甲醛超標、虛假宣傳、送貨安裝延遲、售后服務差等幾方面。其中,家具類投訴3081例,地板類投訴1370例,瓷磚類投訴680例,衛浴類投訴450例,櫥柜類投訴703例,門類投訴890例,家庭裝修類投訴4110例,涂料、油漆類投訴370例。
我們可以從數據顯示看出,最為嚴重的就是家居的建材類問題,無論是家具、地板、瓷磚、衛浴、櫥柜,還是門類產品,產品質量問題成為投訴的焦點。
家居建材質量頻頻出現問題,這都是哪些原因照成的?裝修快車曝光臺告訴記者:
虛假宣傳常出現在家裝領域。裝修公司為吸引顧客,會推出很多低價套餐,向消費者大肆宣傳,其中就不乏陷阱。在房屋裝修施工過程中,衛浴、瓷磚、地板、櫥柜、五金、燈具、涂料、水電(電線線路、水管管件)等的施工都可能隱藏著黑幕。不法家裝公司會“偷梁換柱”,用山寨衛浴產品冒充大品牌產品為消費者進行安裝。用雜牌油漆替代品牌油漆,給家具和墻面刷漆。
此外,消費者在購買家居類產品后,送貨安裝延遲也是消費者普遍反映的問題。以合同約定送貨安裝日期為限,相當一部分商家會出現延期送貨,有的延期幾天,有的延期一月,有的甚至延期數月,消費者對延期送貨安裝意見非常大。
因此,裝修快車曝光臺在這里提醒廣大消費者對于裝修公司所使用的建材型號不符的情況,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套餐產品時,不僅要認清品牌,更要認清產品的級別,因為同一品牌不同等級的產品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差距。消費者在繳付款項前,一定要與商家簽訂正規的合同,對價格、材料、交貨期限、違約責任等重要信息作明確規定,決不能僅僅是與賣家達成口頭協議。沒有正規的合同,一旦產生糾紛,事后違約就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