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的一句名言。陶城君過去一直很難理解這句話,直到看到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管理公司橋水創始人寫的《原則》——他反復強調,“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情景再現”,所以開始認識到,判斷出哪些事情正在重演,并理解背后的因果關系是多么重要。
ACIMAC最近發布了報告,對20年來(1988-2018)世界陶瓷行業發展狀況進行了系統總結。通讀報告我們會發現,產能的轉移無時不在進行——
全球每10片瓷磚中大約有7片是亞洲生產的;1998年全球出口的瓷磚中10片中有7片來自歐盟,而在2018年全球出口的瓷磚中10片中有5片來自亞洲;
2018年,中國是全球122個國家的三大瓷磚出口國之一,印度是70個國家的三大瓷磚出口國之一……
競爭中,此消彼長。例如:
過去兩年,中國的產量下降了,但與此同時,亞洲其他地區的產量是仍在增長的,越南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生產商,2018年產量超過6億平方米,此外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也在穩步上升,發展潛力和空間頗大。
非洲瓷磚產量20年內增長近8倍,產能從北非不斷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擴張,塞內加爾、贊比亞、津巴布韋將成非洲的新興陶瓷產區。
非洲的增長是中國陶企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由此,中國實現了從出口到本地化生產的貿易轉變。
作為全球的出口大國,中國在2013年向全球出口超過11億平方米的瓷磚,占亞洲總出口量的3/4;最近5-6年時間里,中國的出口量持續下滑,2018年跌至8.54億平方米,2019年將繼續下降11.2%……
以下是報告的詳細內容,陶城君希望通過今天這條分享,讓大家更清晰地看到我們曾經享受過的增長紅利,同時更深入地思考未來的競爭——時至今日,已經有不少業內人士呼吁對印度大板進行反傾銷,那么我們企業真正的競爭力到底在哪里?
世界瓷磚產量增長速度是世界GDP的兩倍
從1998年到2018年,20年來,世界瓷磚產量翻了三倍,從45億平方米到超過130億平方米,增長速度是世界GDP的兩倍。其中亞洲產量的增長尤為明顯,1998年亞洲產量占全球產量的46.4%,而2018年的占比為68.6%,也就是說全球每10片瓷磚中就有大約7片是亞洲生產的;與此同時,歐盟在此期間的占比由31.7%下降至10.4%。
單位:百萬平方米
單位:百萬平方米
■“中國在減速,其他國家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全球瓷磚生產出現大面積停產,全球總產量比2017年減少了4.88億平方米,下降幅度達到3.6%,這是20年來出現的首次最大降幅。
除非洲產區外,其他各大洲產量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亞洲的降幅最為明顯,而亞洲總體產量的下降主要源于中國。在過去的兩年里,中國的產量下降了11.2%,約8億平方米,但與此同時,亞洲其他地區的產量是仍在增長的,越南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生產商,2018年產量超過6億平方米,此外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也在穩步上升,發展潛力和空間頗大。

單位:百萬平方米
單位:百萬平方米
■非洲是中國陶企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
非洲瓷磚產量在20年內大幅增加,1998年的產量為9100萬平方米,到2018年超過7億平方米,增長近8倍。非洲產區的產能也從北非不斷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擴張,如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烏干達、安哥拉、南非、加納、蘇丹等國家,另外一些新的投資項目也在塞內加爾、贊比亞、津巴布韋進行中,相信未來兩年這三個國家會成為非洲的新興陶瓷產區。


非洲產量的持續增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陶企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在過去5年里,中國企業在非洲至少投資了15家瓷磚工廠,超過50條生產線。中國實現了從出口到本地化生產的貿易轉變,撒哈拉以南非洲瓷磚生產量從9700萬增加到2.86億平方米,增加了1.89億平方米,同時中國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的瓷磚從1.46億下降到2900萬平方米,減少了1.17億平方米。這絕不是單純的巧合。
單位:百萬平方米
世界瓷磚出口量:歐盟1/3的產量用于出口,亞洲僅16%
關于全球陶瓷出口,與生產一樣,過去20年,世界瓷磚出口量從1億平方米增長到2.7億平方米,幾乎翻了三倍,但總體而言,瓷磚出口在總產量的占比重保持穩定,20年來維持在21%~22%左右。

單位:百萬平方米
細分到世界各大洲產區,歐盟的出口占比不斷增加,從1998年的51.3%增長至2018年的67.1%,幾乎1/3的產量都用于出口,而亞洲的出口占比在最近10年都維持在16%左右。但從出口量來看,亞洲的增長是最多的,在20年間增長了21倍,從6700萬平方米增至14.25億平方米,歐盟只增加了1.2倍,比較直觀的體現是,在1998年全球出口的瓷磚中10片中有7片來自歐盟,而在2018年全球出口的瓷磚中10片中有5片來自亞洲。

單位:百萬平方米

單位:百萬平方米
■ 2019年中國陶瓷出口量將下降11.2%
作為全球的出口大國,中國在2013年向全球出口超過11億平方米的瓷磚,占亞洲總出口量的3/4,但在最近5-6年時間里,中國的出口量一直持續下滑,2018年跌至8.54億平方米,Luca Baraldi預測2019年中國陶瓷出口量將繼續下降11.2%。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出口量在今年將上升21.1%。印度在近幾年出口量不斷增長,已經成為了亞洲第二大出口國,2018年出口量為2.74億平方米,若正如預測那樣再增長21.1%,2019年印度瓷磚出口量將達到3.32億平方米,進一步逼近中國。
事實上,中國在多個國家瓷磚出口量已經被印度趕超,失去其出口霸主地位。報告顯示,在2012年,中國是全球132個國家的三大瓷磚出口國之一,當時印度只是24個國家的三大瓷磚出口國之一。但自2012年以來,中國在16個國家失去了三大出口國之一的領先地位,印度替代了中國,成為這16個市場的主要貿易伙伴,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海灣國家,以及墨西哥、巴西等南美國家,還有包括波蘭、埃及等歐洲和非洲國家。到2018年,中國是全球122個國家的三大瓷磚出口國之一,印度已經成為70個國家的三大瓷磚出口國之一。



(文章來源:陶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