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集團總裁蕭禮標認為“陶瓷行業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到現在整體發展速度趨于平緩,整體呈現供過于求的態勢,倒逼企業從數量模式向質量模式轉變。可以說,國內陶瓷是不缺產品,但是缺好的產品。”目前,陶瓷行業走到了一個無論是發展格局還是營銷策略的“瓶頸期”,如何走出新路子才是陶瓷行業最關心的問題。
求變關鍵詞“創新”
市面陶瓷產品供大于求,從傳統到個性、從觀賞到實用,讓人目不暇接。2017年“負離子”陶瓷產品集大成面世掀起了一股浪潮又逐漸平靜,畢竟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很難去定義,加之市場監管沒有標準,部分不良賣家產品摻雜以次充好,最終導致“負離子”產品如曇花一現。在國家大力發展智能智造的調控下,相關政策也會越來越完善,如“負離子”這一類別的以環保、健康的產品未來不再作為賣點而是檢驗產品合格的一種標準。“功能性”是陶瓷品類新發展的突破口之一。
缺乏活力、安于現狀、害怕失敗、不會創新,是一些陶瓷中小企業的通病。市場危機一旦來臨,只會加劇導致生存艱難或是無法生存直接破產。害怕創新造成成本負擔,這是陶瓷企業為什么一直不敢求變的原因之一。陶瓷企業要想在改革上有所突破,就必須要改變這種思維模式,不懼創新,敢于創新。陶瓷企業家們需要有遠到的目光,當市場發生轉變“收到”行業的升級提示,做足功課準備積極迎合市場配合創新升級。陶瓷行業的創新是一條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只有持續創新,才有機會將個別企業的突破變成行業的突圍,實現整體發展質量的飛躍。
陶瓷企業創新涉及了方方面面,觀念更新、結構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它是陶瓷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競爭法則。如何創新然后保持穩定上升成為主流是亙古不變的目標。

(圖片來源網絡)
“網紅”式營銷
在互聯網加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消費方式已經完成了大轉變。世界銀行:中國電商交易額占全球的40%,中國電商年交易額從9300億元上升到31.63萬億元,發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在今天僅靠著線下實體店的發展很難生存,互聯網的高度發展扎堆衍生了“網紅”效應,人們把營銷方式關注點轉移到了網絡上。品牌宣傳的渠道也是五花八門,某寶、某音、某直播間等,“微商變抖商”。從最初的文字到圖片再到如今的寬頻,宣傳的方式隨著人們生活便利的方式不斷改變。
營銷方式的轉變,聚焦點在品牌的影響力以及產品的關注度上。簡單來說就是如何用成本低的方式將更多的關注度轉化成實實在在的訂單才是發展目的。在短視頻泛濫,各種各樣炒關注炒流量的網絡市場,按傳統的營銷方式來宣傳產品對于客戶來說少了吸引力,如何創設話題營銷是策劃們需要投入的點。或是采用網紅帶貨能力貼近消費者的使用場景這種方式,會更加真實。言而總之,采用社交化的方式,效率更高,成本投入相對可控。
逆境中破繭,迎風而馳
作為傳統制造業的一個分支,隨著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下滑及陶瓷產業升級的需求。陶瓷行業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其中最為明顯的是產能過剩以及環保督察的壓力。一個企業的管理理念是要盡量利用有效的資源、節約運行成本,降低內部消耗,在穩中不斷改革、創新。舍得投入資金提升,穩定現有優勢,扎實基礎,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及管理理念,通過整體綜合實力的提升,為下一步發展儲備能量。
(文章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