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武漢封城,全國放假,所有線下門店都影響巨大。
房租還要付、貸款還要還、工資還要發,這是所有經營線下實體老板面臨最大的挑戰。
很多商場已經出臺了租金減免、營銷費用支持、線上運營等一系列護商政策,但市場經營的風險在疫情影響下已經被無形放大。
近兩年建材家居行業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行業走勢充滿變數。
目前整個建材家居行業均處于大調整、大整合的關鍵時期,在市場環境嚴峻、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建材家居商場及品牌商所承受的經營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在這種復雜的局面下就需要建材家居商場做好風險防控,要健全內部管控機制,通過制定明確、完善的內控政策,通過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切實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所謂風險防控,是指在一個可能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并得以控制的過程,從而最大限度規避、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
所以說建材家居商場的前置管控是降低品牌商營運風險的重要手段,如果掌控不力將會給商場帶來較大營運風險。
— 1 —
需要做好哪些管控?
商場營運方面需要做好哪幾項管控呢?
就此問題,怡景麗家商場早在幾年前就通過六大預警機制對商場的營運風險進行提前預警及管控,包括:
合同履約預警、銷售規模預警、活動參與配合度預警、大額讓利價格虛高預警、送貨安裝延遲預警及客戶服務投訴預警等方面。
簡單講就是通過日常對品牌商的風險預估、通過了解工廠動向和變化、通過顧客的購買力情況進行消費分析等,通過“讓數據說話”的方式,提前做好風險防控,及時、快速發現品牌商所隱藏的經營風險,提前做好風險防控。
另外,就目前建材家居市場而言,尤其是家具市場,以板式家具為例,部分工廠以壓貨形式進行促銷,把貨壓到品牌商倉庫,這種假銷售其實制造了一個假消費市場,更會誤導企業無法準確判斷真正適銷對路的產品,進行精準研發創新。
近兩年,倒閉跑路的有不少都是定制和家裝的經銷商,這是對顧客的嚴重不負責任。
作為承載諸多建材家居品牌商的終端平臺,建材家居商場要提前做到對市場的預判,從而降低商場營運風險。
— 2 —
六大預警機制
下面講講六大預警機制的管控思路。
首先,合同履約預警。
建材家居商場通常采取租賃的經營模式,租金收入是商場的主要經濟來源,按時收取租金也成為商場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合同履約為雙方合作的前提下,如商戶因經營不善、經營不規范造成拖欠租金、無力支付情況,商場應在第一時間將商戶列入橙色預警商戶,并對商戶采取強有力的措施追繳租金,同時給予其他商戶起到警示、示范作用,必要時采取清退及法律程序。
其次,銷售規模預警。
銷售額的高低是反映商戶經營狀況良好與否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商場預警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
商戶的租售比是判斷商戶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租金作為商戶重要的成本支出,將直接影響商家利潤實現能力。
針對未完成合同銷售任務、銷售額小于盈虧平衡點的商戶,商場需重點關注,一旦通過數據發現問題,需及時進行預警。
第三,活動參與配合度預警。
商場運營部人員要正確面對和積極對接品牌商的活動落地,積極配合品牌商做好內場宣傳等。通過活動參與配合及活動落地,提高對品牌商的控制力。
第四,大額讓利和價格虛高預警。
品牌商的打折促銷會帶動一些銷量,但如果銷量突然增高,也需要引起商場關注。
這就需要通過精確的數據分析方式來進行判斷,借助數據分析的結果對品牌商銷售額真假情況進行評估,提前做到風險把控。
第五,送貨安裝延遲預警。
現階段,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個性化消費,圍繞如何提升顧客消費體驗以及提高顧客滿意度開展各項工作,已經成為各大優質家居賣場的共識。
為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全程購物無憂,我們在商場成立初期就推行“六免五承諾”服務,通過這些貼心服務為消費者購物保駕護航。
六免服務內容包括:免費咨詢、免費測量設計、免費送貨、免費上樓、免費安裝、免費維護;
五承諾內容包括:差價雙倍返還、先行賠付、綠色環保、質量擔保、送貨安裝零延遲。
其中推行的“送貨安裝零延遲”服務就是在踐行誠信服務。
凡在商場選購產品并通過收銀臺交款的顧客,如果品牌商沒有按照約定送貨時間送貨、安裝,商家將被商場追究違約責任,此類商戶如果出現一定數量的延期送貨現象,商場會立即進行風險預警。
同時也將出具一系列防控措施,做到風險的提前把控,避免因商戶惡意逃場而給商場帶來營運風險。
另外,一旦出現逃場現象,商場也將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如展廳樣品封存、銷售清單排查、電話回訪等等。
第六,客戶服務投訴預警。
針對顧客投訴較多的品牌,商場需要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同時做好新品牌的儲備,以最大限度的規避商場營運風險。
建材家居商場的核心工作應該是加大推廣宣傳力度,提升整體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流,獲取更高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在日常運營管理中,可以考慮對在場經營的品牌商實施信用評級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務體系。
此外,對配合商場日常管理、拉動商場銷售額、按時繳納租金的品牌商,商場在活動宣傳或廣告位資源等方面可以給予優惠政策,同時評選年度優秀品牌商,并與之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互利共贏。
反之,各方面表現較差的品牌商,商場要圍繞品牌定位、業態規劃而不斷進行替補和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