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板就是這樣一種爆品,它正在引發瓷磚行業基本生態發生改變。目前涉及石材行業、廚衛空間 、家具行業、集成吊頂、冰箱、游艇甲板等眾多領域應用。
業界對巖板概念早已達地知根,普遍應用其不再是板材制造環節,而是深加工環節。歐神諾陶瓷創始人鮑杰軍曾分析,當然深加工囊括著很多,切割、倒角、打磨等加工工藝,是將巖板板材轉化成產品的過程。過程中能夠為巖板附加更多的功能,創造更多的需求。這中間可能還包括產品的設計能力和配套能力,以及渠道的拓展能力等。
隨著巖板生產線的爆發式增長,巖板深加工成為業內炙手可熱的話題。目前巖板發展兩條路:其一走品牌化路線。不貼牌,自己生產,深加工然后自己賣,不迎合所謂材料化、去品牌化的守舊思維;以個性化定制全案落地服務模式賣板,聚焦賣定制巖板成品。其二是傳統陶瓷經銷商變成巖板服務商。
據悉,依諾巖板最開始首先打造自己的巖板加工工廠,先用小戰術摸市場,爆發前期,再投資生產線。到目前為止,依諾也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自主加工能力的巖板品牌。
昊晟陶瓷企業與三榮家居集團簽訂巖板戰略合作,據悉三榮家居集團今年年初已經布局10000平米巖板加工基地,在佛山華夏陶瓷博覽城啟動6000平方米的巖板運營中心,以及30000平米專業巖板倉儲物流中心。
新巖素家居的深加工目前分成兩期規劃,一期已經正式投產,面積在1萬平方米左右,設備總數100多臺,月產能可以去到10萬方。
新明珠巖板不僅自建巖板加工中心,還在全國簽約了40多家巖板加工定點服務中心,為經銷商和消費者提供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售后等產品專業化全套服務系統。
……
此外,陶業內還有不少陶企建立自己的加工廠的。將軍巖板事業部總經理鐘靖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0年,陶企在巖板發展的最開始可能是拼產能,但第二階段需要拼的就是成品落地服務的能力。為了構建完善的供應服務體系,將軍企業在肇慶建設了巖板深加工中心,可以實現全屋智能衣櫥系統及柜類產品的柔性定制;并于佛山營銷中心設立了物流中轉倉。接下來,將軍企業將輻射全國,在國內12個中心城市開設巖板深加工中心,這12個網點將以總部的巖板深加工中心為標桿,延續其加工技術和工藝。
依諾巖板事業部銷售總監冼顯鑒分析,依諾先是有自己的巖板加工廠,而之所以先做加工廠,是因為在歐洲做市場調研的時候了解到從生產到終端用戶手上難落地的環節就是加工,所以我們先從代理巖板開始,然后逐步通過加工去打通市場,同時提升完善加工工藝和服務。最后會從這些倒推回來作為生產依據,去解決巖板生產方面的不足。
據業內資深媒體調查,現在大量批發巖板的話其利潤相比以前減少近50%。主要是人工成本居高不降進一步壓縮廠家的利潤空間。一石材加工廠負責人坦言,“兩個月薪7000元的加工師傅一天才能完成一個巖板洗手整臺,因此算下來巖板加工一個月純利潤才10-15%左右。”
某瓷磚加工廠透露:“瓷磚加工行業,這一行業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的,因為不但房地產需要用,很多安置房回遷自建房也都在大量使用,即使是在房地產行業下行的大環境下也能夠實現相當可觀的盈利,相當于催生了一個相關的行業。”他還表示,自己是做瓷磚加工生意起家的,除了瓷磚加工以外現在也代理幾個中等品牌瓷磚的批發零售,別看這個生意小,去年就靠這個賺了將近30萬。轉行做巖板加工廠也許是傳統陶瓷從業人員的好出路之一。
巖板產品可以說是行業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參照相關的玻璃行業情況,其玻璃深加工的產值比平板玻璃制造自身產值還要大2—3倍。巖板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尤其是個性定制化需求,更多的是體現在加工細節上,即在于最后做成的產品;沒有深加工就沒有競爭力可言。巖板最終展現的成品更具有強且有力的品牌屬性與品牌價值;巖板企業應該做巖板加工,而做巖板家居產品的最鍥合的途徑是與泛家居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傳統瓷磚思維體現在“短平快”,賣出去這單生意就算完成了,不存在什么深度加工;但現在巖板應用到家居領域,加工成為了巖板價值鏈中最薄弱的一環。“巖板讓行業有機會從產業鏈往下去延伸,從半成品走向產品,可以直接賣給消費者;言之,深加工與服務才是巖板銷售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