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具圈“漲價潮”再次涌起,連帶工人工資都往上蹭漲。據央視財經欄目披露,自2020年8月,木材價格一而再再而三的往上漲;讓很多下游對木材需求量大的企業苦不堪言。據悉,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華東地區最大的某國際家具城,一家具公司董事長表示,進口黑酸枝做的柜子一個16000元到17000元,現在已經漲到23000元到26000元;但是自己5%的價格都不敢漲。

原材料價格上漲,大部分下游企業卻輕易不敢漲價。據記者了解,一方面,一些規模大的家具企業,可以以量換價,與原材料廠家互相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拿到漲價前的價格;有庫存可以供應一段時間;另一方面,一規模的小家具廠不得不被動接受上游加價的現實關門停業或以低質量產品的原材料替代以維持原有的利潤空間。
行業內人士分析,現如今漲價潮已經開始從大宗原材料向消費品過度了。受疫情和天氣原因,部分產材國減少了原木砍伐工作,供應減少,疊加海運費、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木材漲價。待國外疫情趨于緩和,不利因素的緩解,供應量的加大,價格才會有小幅的回落。從長遠的角度看,木材價格上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木材等材料價格的暴漲某種程度上家居廠商們紛紛尋找轉型的方向。長期以來,瓷磚產品在家居建材市場,與石材、木材、金屬等行業都是代替與反代替的競爭;每一種材料有每一種材料的屬性優勢,以及最佳應用空間和市場;最后的結果是三分天下,最終的使用權還是掌握在開發商和消費者的手里。
于各類人造木質板材來講,包括純天然木材制作的家具,表面也需要涂刷上油漆等保護膜,其最大的短板就是不健康、不環保,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質,其物理性能也不能與巖板家具相提并論。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相比巖板家具的制作與定制,木質板材應用在在領域的生產加工與制作過程非常嫻熟,切割、安裝高效簡單,這一點是巖板家具需要趕超的。一家具企業負責人坦言,現在與一些巖板供貨商合作,都是由它們來加工,如用的櫥柜門板也采用了巖板,門板造型需要特殊弧形工藝等都需要供貨商按照產品研發需要來提供配套的產品。因為很多家居企業不具備直接加工能力,需要廠家配套加工做好。
眾所周知,傳統瓷磚業服務體系很薄弱,渠道商都沒有深加工能力,所以行業才不得不進入其他行業,讓有加工能力的做。所以進入家具市場,業內人士分析,一定要做增量市場,增量市場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加工廠有設計能力,因為家居渠道商都有設計能力,只要配套的加工廠有設計能力,又可以借助渠道商進入家具領域,一旦在家具市場發展開來比陶瓷界大幾倍。
在巖板產能增速過快、終端需求遠未激活背景下,巖板廠家只有積極發力于巖板深加工、設計、應用、交付和服務等各個方面,從半成品走向產品,做成巖板家具,才有可能實現差異化競爭和品牌化運營,提升溢價能力,保證巖板的利潤空間并拓展巖板的發展空間;否則,可能會自斷其路。巖板本身只是一種材料,如何去跟定制,跟家具去碰撞;是目前在探索的問題。從終端需求來講,它們實則并不關心你巖板是不是一種新型材料,消費者關心的是這個產品能否解決需求的痛點,用在家里是否實用、美觀、經濟并且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