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筆者應邀出席了江蘇祥寶利科技有限公司在佛山市舉辦的“再生科技新時代,護航人生大健康”的活動。首次傾聽了多位干細胞研究及實際應用于人體疾病治療及康復保健的海歸博士、教授、有關“干細胞”應用的專家、學者的科普知識及實操者的演講。
首次接觸這個課題,確實比較陌生。沒想到近年來,以干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如火如荼,尤其在腦卒中、糖尿病等重大慢病領域及多種罕見病領域已逐步顯現出優勢。
美國、韓國、日本、歐盟等已有近20種干細胞作為藥品在成熟監管機制下通過藥證審批上市。目前,我國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很活躍,研究項目數量僅次于美國,但尚無干細胞治療藥品獲批上市,因為我們缺少臨床轉化相應法律法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醫療領域的熱門研究領域,干細胞連續幾年受到兩會代表的關注。加快干細胞技術向成藥轉化、推動干細胞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等,多位代表委員為干細胞行業發展建言獻策,這為我國干細胞產業發展提速,加快臨床轉化,滿足患者需求、造福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提供了積極意義。干細胞整個產業已處于爆發的前夜,技術迭代加快,我國需要緊緊抓住此發展機遇。
聽完演講以后,筆者在苦苦思考:干細胞屬于什么醫學?
西醫?不是。
中醫?也不是。
于是通過“惡補”探索!
原來,在1960年, TILL和他的同事Ernest McCulloch在加拿大安大略癌癥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時,研究輻射對小鼠的影響時觀察到一種異常的現象。
如果這些小鼠沒有接受骨髓細胞移植,那么充足的X射線輻射會在30天內殺死它們。
為了確定將讓這些接受輻射的小鼠活著所需的骨髓細胞數量,這些研究人員給它們注射了不同數量的骨髓細胞。
在注射骨髓細胞幾天后的一個星期天早上,McCulloch研究了從這些小鼠中提取的樣品: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1961年,Till和McCulloch默默無聞地在Radiation Research期刊上發表了他們最初的觀察結果,隨后致力于證實他們的猜測。
1963年,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與此同時,分子生物學家兼Till的博士后導師Siminovitch作為一名主要研究人員在研究中“揭示出這些產生細胞集落的細胞在它們產生的后代細胞中具有能夠自我產生新的細胞集落的細胞。因此,集落形成細胞能夠自我更新。
這種自我更新能力是今天仍在使用的干細胞定義。
干細胞是現代醫學最神奇的發現,是21世紀能夠改變人類的一項重要成果。它能夠改變許多疾病治療的理念,給人們帶來健康的身體、年輕的面容、充沛的精力和更長的壽命,甚至有時是我們活下來的唯一機會。
那么,干細胞屬于西醫還是中醫?
通過胚胎干細胞的深入研究,增加了機體抗衰老和許多疾病治療的范圍。胚胎干細胞是原始細胞,體內所有的細胞和組織都是由它分化而來,它有特殊的生物潛能。
進入人體內,干細胞信號分子將準確的引導干細胞移植到受損的組織和器官上,自動啟動系統恢復功能,分化成各個相關的細胞和組織。最終達到修復受損組織和器官的目的。
胚胎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的細胞,可以分化成為人體內全部種類的細胞類型。相比成體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具有無限的增殖能力和分化的全能性。
胚胎干細胞表面不帶抗原,人體的自身免疫系統不會對胚胎干細胞產生任何的排斥及過敏。
安全性零風險。
通過學習,筆者發現,它既不屬于西醫,也不屬于中醫。而是屬于“干細胞醫學”。即西醫和中醫均可安全應用的“細胞”。筆者建議這種醫學可稱作“干細胞醫學”。
干細胞可用來治療各種人類疾病。
首先,通過對干細胞進行分離、體外培養、定向誘導等過程,在體外繁育出全新的細胞、組織或器官,成為移植器官的新來源,替換受損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像更換零件一樣,從而治療臟器損傷、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等疾病。
其次,科學家控制胚胎干細胞的分裂過程,可以制造不同的細胞,代替病人已壞死的細胞。例如帕金森病人有缺陷的腦細胞,糖尿病人不能制造胰島素的胰臟細胞,對醫治神經系統退化的病癥如脊髓損傷、肌肉萎縮、粥狀硬化等也提供了新的希望。
通過將干細胞補充進體內,使干細胞迅速“歸巢”在體內衰老死亡的細胞位置,以代替衰老死亡的細胞,提高全身細胞更新速度,改善人體各項生理機能,從根本上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干細胞是一個生命的源泉,是人體的“種子”。干細胞每天都在工作,頭發不斷的長,指甲在長,每天都有新細胞長出來,新細胞長出來的源泉就是干細胞。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體內或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肝、心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具有歸巢性、多向分化、增值能力強等特點。
干細胞則區別于兩者,講究以人治人,通過干細胞分化演變替換受損和衰老的細胞達到治療的目的。
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存在于生物的體內并一直保持分裂和分化狀態,我們的身體器官都是由干細胞分化演變而來的,在不同的條件下,干細胞可以演變不同種類,具有不同功能的細胞,這為科學研究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所以干細胞一直被醫學界認為是最具臨床應用價值的“萬能細胞”。
因此,筆者建議把它稱作“干細胞醫學”。
此稿在送審前曾請教過廣東商湯大健康產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高級民族醫師湯保糧;廣州仁愛醫院現代中醫腫瘤康復與器官修復研究室主任、病人服務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植物化學和新藥研發課題組成員、博士生原浩峰。獲得二位首肯。
